和韵

      和韵

      词语和韵

      拼音hé yùn 

      注音ㄏㄜˊ ㄩㄣˋ

      引证解释
      1. 谓文雅而有风度。《南史·王训传》:“眉目疎朗,举动和韵。”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 彦回 风流和韵,施之燕閒,故是佳士。”
      2. 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吟咏滋味,流於字句。气力穷於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范文澜 注:“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
      谓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前人作诗,未始和韵。自 唐 白乐天 为 杭州 刺史, 元微之 为 浙东 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而多至千言,少或百数十言,篇章甚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诗集>自序》:“叠韵之巧,盛于 苏 黄 ;和韵之风,流于 元 白 。”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和的组词 韵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和韵的同音词

          和韵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和韵佛教就使凭依盎齐简炼辽江羽民乌爨弄怯弦金行循礼越録柩尸扶余海外辽川误本区区仆仆酒失任城扶接灸师如虎得翼陆夷远邦佥谐易道唢呐松墙纷纷扰扰苏州弹词逆格长条九师欺君误国文丽振行山行海宿边将拉练申陈封子询迁询谋佩绶郁齐沙里淘金情数封锢侵怨荆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