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

      卷耳

      诗人 诗经国风朝代 先秦体裁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1]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2]。
      我姑酌彼金櫑[3],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4]矣,我马瘏[5]矣。
      我仆痡[6]矣,云何吁矣!

      卷耳 作品评述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1]:同置

      陟:登高。[2]:虺隤:音灰颓,疲惫

      [3]:酒尊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兕觥:音四公,犀牛角制的大酒杯

      [4]: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

      [5]:音途,疲病。

      [6]:音扑,疲病。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

      1.采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

      2.顷筐:浅而易盈的竹筐。一说斜口筐。

      3.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4.寘(zhì至):搁置。周行(hánɡ 杭):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词。崔嵬(wéi 违):山高不平。

      6.虺隤(huī tuí灰颓):疲极而病。

      7.姑:姑且。罍(léi 雷):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8.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10.兕觥(sì ɡōnɡ 四公):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11.永伤:长久思念。

      12.砠(jū 居):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13.瘏(tú 途):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ū 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15.云:语助词。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 虚):忧愁。

      题解:采摘卷耳的女子,怀念离家亲人,设想他途中种种困顿情况,以寄离思。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

      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

      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

      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

      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

      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

      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

      马儿累坏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

      无奈愁思聚心上!

      【赏析】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我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我把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行露》,《周南·葛覃》、《汉广》、《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我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当我们吟咏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时,都可以回首寻味《卷耳》的意境。 (朱渊清)

      卷耳 作品出处

      诗经·国风·周南

          别人正在查

        《卷耳》诗经国风 《关雎》诗经国风 《自急流口至长芦江入金陵》梅尧臣 《组以时果供馈予以酒为报》张舜民 《不愿渔》王令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王令 《晚晴》曹彦约 《寄伯氏》王洋 《赵东阁奏院去国》薛嵎 《张舜民》NT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