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冬歌

      子夜四时歌:冬歌

      诗人 李白朝代 唐代体裁 乐府

      子夜四时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子夜四时歌:冬歌 作品评述

      驿(音亦)使:古时用马传递文书的人

      絮:装棉

      BALLADS OF FOUR SEASONS: WINTER

      The courier will depart next day, she's told.

      She sews a warrior's gown all night.

      Her fingers feel the needle cold.

      How can she hold the scissors tight?

      The work is done, she sends it far away.

      When will it reach the town where warriors stay?

      《冬歌》则全是另一种写法。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陈玉兰《寄夫》),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可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秋歌》正面归结到怀思良人之意,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如果说《秋歌》是以间接方式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社会一般,二歌典型性均强。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彼此并无二致,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周啸天)

      子夜四时歌:冬歌 作品出处

      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1_10全唐诗:卷165_30

          别人正在查

        《子夜四时歌:冬歌》李白 《早梅》罗邺 《闻叶蒙及第》贯休 《耿湋》ODJq 《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杜甫 《芳草》罗邺 《暮江吟》白居易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晓次神景宫》陆龟蒙 《曾国藩》T3Bq 《闻杜鹃》罗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