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

      鼎足之势

      词语鼎足之势

      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 

      注音ㄉㄧㄥˇ ㄗㄨˊ ㄓ ㄕˋ

      词性成语

      基本解释
      鼎足之势 dǐngzúzhīshì
      (1)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 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2) 亦说“鼎足之形

      引证解释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 泰山 共相终始。”《晋书·皇甫谧传》:“故 冯 以弹剑感主, 女 有反赐之説, 项 奋拔山之力, 蒯 陈鼎足之势, 东郭 劫於 田荣 , 颜闔 耻於见逼。”《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取 荆州 为家,后即取 西川 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参见“ 鼎足而立 ”。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鼎的组词 足的组词 之的组词 势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鼎足之势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鼎足之势狱诉籦笼贪狼鱼牙行散篆银齿坐收断七结膜宰辅佑庇一定不易吭气吉祥草湛恩汪濊审视问名傲不可长银炉踠尾近日祠部牒厮儿兼任目力驹丽惧选急流勇进鸦儿苦苦孜孜自善欺谩契帖言讲铭功推断翕受剪精损虑捣气踊逸影从云集鲜嫩修补末期红朽羡语捉店出陈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