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

      布政使

      词语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g shǐ 

      注音ㄅㄨˋ ㄓㄥˋ ㄕˇ

      引证解释
      官名。 明 洪武 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宣德 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 清 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康熙 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 直隶 亦设, 江苏 则设二员,分驻 江宁 、 苏州 。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相关汉字 使

      汉字组词布的组词 政的组词 使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布政使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布政使粮料使愠色雷变慆慆松变调风变俗哀隐中号度支使记游二氧化碳训戎省记洞覩挂记令苛则不听放蛆虎变不测私视使目盲中日夺门之变中条着人横使中声竹中高士中廐顽悖痛迫花鸟使面面相覩迷离惝恍小轴焦煎杨度溶溶穷波学蓺闲邃眼前人骄逞烟蓑雨笠鬯碍烟月牌合衣一法痛恶渊岱袭人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