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绶鸟

      吐绶鸟

      词语吐绶鸟

      拼音tǔ shòu niǎo 

      注音ㄊㄨˇ ㄕㄡˋ ㄋㄧㄠˇ

      引证解释
      即吐绶鸡。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吐綬鸟身大如鸐,五色,出 巴 东山中。毛色可爱,若天晴淑景,即吐綬,长一尺,须臾还吞之。” 唐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越 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綬 江 南知。”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 鱼復县 南山有鸟大如鴝鵒,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头颊似雉,有时吐物长数寸,丹采彪炳,形色类綬,因名为吐綬鸟。” 清 屈大均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收香一一立花鬚,吐綬纷纷饮花乳。”参见“ 吐綬鸡 ”。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吐的组词 绶的组词 鸟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吐绶鸟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吐绶鸟咄啐椽头烧饼成业唲齵早上洞隐烛微憨劲迩遥湩乳饵结倒挂达心掇掇大庭氏阿阇梨敦实薾然酣放輷磕小句今文尚书輷然纤儿四摄招标东家灵房救敌中考掷地作金石声众枝折冲之臣鲠涩鶠阁针黹追挽议蠲渔翁郑重甄载义兴移镇野蔓遗俊硬脂宏拓质讯质沙云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