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辞

      彖辞

      词语彖辞

      拼音tuàn cí 

      注音ㄊㄨㄢˋ ㄘˊ

      基本解释
      彖辞 tuàncí
      [writings on the implication of divinatory symbols in “The Book of Changes”;commentary on meaning of diagrams in the Classic of Changes] 《易经》中论卦义的文字。也叫“卦辞”

      引证解释
      1. 指《周易》中的卦辞。《左传·昭公二年》“见《易·象》与《鲁春秋》” 唐 孔颖达 疏:“故先代大儒 郑众 、 贾逵 等或以为卦下之彖辞, 文王 所作。”按,象,或以为非《易》十翼之《象》,应是《象魏》。见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易·乾》“元亨利贞” 宋 朱熹 本义:“元亨利贞, 文王 所繫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
      2. 指《周易》中的爻辞。《易·繫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郑玄 注:“彖辞,爻辞也。”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彖的组词 辞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彖辞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彖辞转转宛宛踢气球四向独院浅醉嘴面樟脑丸直缝国民军硕生笔妙夜店托名猪瘟凉凉私望继起将进酒拙室捉不良缪乱攀弄竹篮打水一场空徙举子陵滩通用化諟谕效节板官历历可数布荆隐重机速条贯滋曼宫庄滋沥追缴综核桂影专心一意抓差属怨扫定配甲坊王许韬辉周阿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