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笏

      牙笏

      词语牙笏

      拼音yá hù 

      注音ㄧㄚˊ ㄏㄨˋ

      引证解释
      象牙手板。亦指朝笏。原为大臣朝见皇帝时所执用,其后道士在朝真或斋醮时也使用。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上:“ 孟端 诸子连中进士,为京官同处一邸,书春题於壁曰:‘四壁金花春晏罢,满床牙笏早朝回。’”《红楼梦》第一○二回:“法师们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手执牙笏,便拜表请圣。”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楔子:“只见他头戴相纱,身穿红蟒,手捧牙笏,脸上挂一幅有五绺细髯的笑咪咪的面具。”

      相关汉字

      汉字组词牙的组词 笏的组词

        汉语词典

      按结构查词: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

      按词性查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结构助词助词并列连词连词介词代词疑问词数词成语

      首字母查词:ABCDEFGHJKLMNOPQRSTWXYZ

          牙笏的同音词

          牙笏相关词语

          别人正在查

        牙笏全物广场剧鼓书左贤王三魏大腹便便市场客体日记本卖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将相和鼓下候场阳吕鼓子曲丛涂团脐独拔全真说理文焦糖俗下文字老酒怀春旧德身外事盖吕萨克定律抖露小媳妇子资遣远近法荒古大忽雷谆谆诰诫颀硕椐椐强强俗声野鸭闻信稍地书带歌袴腾榜斗战汉道行客善防孝感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