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简体字 吕异体字 吕 郘
拼音 lǚ 注音 ㄌㄩˇ
部首 口部外笔画 4画总笔画 7画结构 上中下结构
五笔 KTKF仓颉 RHR郑码 JNJ电码 0712
UNICODE 5442四角 60602笔顺 丨フ一ノ丨フ一
lǚ ㄌㄩˇ
◎同“吕”。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吕 | 力舉 | 來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liox/livv | lĭo |
【丑集上】【口部】
呂·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唐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旅。《說文》脊骨也,象形。昔太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書·呂》惟呂命。《傳》言呂侯見命爲卿。《鄭語》南有荆蠻申呂。《註》申呂,姜姓。《後漢·郡國志》汝南郡新蔡有大呂亭。《註》故呂侯國。
又《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周呂侯,以呂后兄初起,以客從入漢爲侯。《註》周及呂皆國名。濟隂有呂都縣。見《前漢·地理志》。
又縣名,屬楚國。亦見《前漢·地理志》。
又姓。《廣韻》太嶽封呂侯,後因爲氏。
又六呂,隂律也。《周禮·春官·大司樂》奏黃鐘,歌大呂,奏姑洗,歌南呂,奏夷則,歌小呂。《註》小呂一名中呂。
又《大師》隂聲,大呂應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前漢·律歷志》隂六爲呂,呂以旅陽宣氣。
又大呂,旅也,言隂大旅助黃鐘宣氣,而牙物也。
又鐘名。《戰國策》大呂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註》大呂,齊鐘名。《晏子·諫篇》景公泰呂成。《史記·平原君傳》使趙重于九鼎大呂。《註》正義曰:大呂,周廟大鐘。
又《揚子·方言》矤呂,長也,東齊曰矤,宋魯曰呂。
又《逸周書》擊之以輕呂。《註》劒名。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呂部】呂
骨也。象形。昔太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矦。凡呂之屬皆从呂。膂,篆文呂从肉从旅。力舉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骨也。象形。吕象顆顆相承。中象其系聯也。沈氏彤釋骨曰。項大椎之下二十一椎通曰脊骨,曰脊椎,曰膂骨。或以上七節曰背骨。第八節以下乃曰膂骨。力舉切。五部。昔大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矦。周語。大子晉曰。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羣生。共之從孫四嶽佐之。高高下下。疏川道滯。帥象禹之功。度之于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胙四嶽國。命爲矦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吕。謂其能爲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按曰共之從孫。賈逵,韋昭皆曰。共,共工也。外傳曰四嶽。內傳曰大嶽。一也。官名也。外傳以祉訓姒。以殷富訓夏。以膂訓呂。以養訓姜。韋解云。呂之爲言膂也。是呂膂各字。呂者,國名。以國爲氏。許云。大嶽爲禹心呂之臣。故封呂矦。膂爲小篆呂。是許所據國語股肱心膂作股肱心呂。本無二字。後之爲國語學者不得其解。乃以氏曰有呂作古文。股肱心膂作小篆。韋氏習而不察。乃云呂之爲言膂矣。以心呂之意名其地。而矦之。而氏之。潛夫論曰。宛西三十里有呂。酈道元,徐廣,司馬貞說皆同。宛城今南陽府治附郭南陽縣是也。許自序曰。大岳左夏。呂叔作藩。俾矦於許。世胙遺靈。大岳者,許之先也。故詳之。凡呂之屬皆从呂。
粤语:leoi5
客家话:[梅县腔]li1[台湾四县腔]li1li3[客英字典]li1li3[宝安腔]li1[海陆丰腔]li1li3[东莞腔]li3[沙头角腔]li1[客语拼音字汇]li1[陆丰腔]li1
surname; a musical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