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的意思

      誦

      简体字
      拼音 sòng 注音 ㄙㄨㄥˋ
      部首 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4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YCEH仓颉 YRNIB郑码 SXLD电码 6139
      UNICODE 8AA6四角 07627笔顺 丶一一一丨フ一フ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字义

      sòng ㄙㄨㄥˋ

      ◎见“诵”。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用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似用 去聲 開口三等 zsyungh/szivnq zĭwoŋ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

      誦·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似用切,音頌。《說文》諷也。《徐曰》臨文爲誦。誦,從也。以口從其文也。《廣韻》讀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詩·大雅》誦言如醉。《禮·文王世子》春誦夏絃。《史記·儒林傳》兒寬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

      又《廣雅》論也,言也。《韓非子·難言篇》時稱詩書,道法往古,則見以爲誦。《註》誦,說舊事也。《王融·策秀才文》進講誦志,以沃朕心。《註》誦,言也。

      又《正字通》怨謗亦曰誦。《左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于狐駘,國人誦之。

      又《晉語》惠公入,而背內外之賂。與人誦之,皆怨辭也。

      又官名。《周禮·地官》誦訓。《鄭註》能訓說四方所誦習,及人所作爲久時事。

      又鳥名。《山海經》開明南有誦鳥。

      又通作訟。詳訟字註。

      又叶侯容切,音慵。《詩·小雅》家父作誦,以究王訩。

      又叶牆容切,音從。《楚辭·九辯》欲循道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誦

      諷也。从言甬聲。似用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諷也。从言。甬聲。似用切。九部。

      方言集汇

      粤语:zung6

      客家话:[海陆丰腔]siung6[客英字典]siung5[台湾四县腔]siung5[陆丰腔]siung5[东莞腔]sung3[宝安腔]siung3[梅县腔]siung5[客语拼音字汇]sung4xiung4

      English

      recite, chant, repeat

        别人正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