疸
拼音 dǎn 注音 ㄉㄢˇ
部首 疒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10画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五笔 UJGD仓颉 KAM郑码 TKA电码 4010
UNICODE 75B8四角 00116区位码 8067笔顺 丶一ノ丶一丨フ一一一
dǎn ㄉㄢˇ
◎〔黄疸〕病名,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亦作“黄病”。
da ˙ㄉㄚ
◎见“疙瘩”(gēda)。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亶 | 多旱 | 端 | 寒 | 上聲 | 旱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tanx/taan | tɑn |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旦 | 得按 | 端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tanh/tann | tɑn |
◎疸 dɑ
(1)——见“疙疸”(gēdɑ):即“疙瘩”(gēdɑ)
(2)另见 dǎn
◎疸 dǎn
〈名〉
(1)“黄疸”[jaundice]。病名,病人的皮肤、粘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黄色,是由胆汁的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也叫“黄病”,“恶疮”。如:疸疽
(2)另见 dɑ
【午集中】【疒部】
疸·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唐韻》丁幹切《集韻》得案切,音旦。《說文》黃病也。《內經》目黃,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已食如饑者胃疸。《方書》疸有五,黃胖,黃疸,酒疸,穀疸,女勞疸。
又《廣韻》多旱切《集韻》黨旱切,音亶。義同。
又惡創也。亦作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
黃病也。从疒旦聲。丁榦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黃病也。素問曰。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从。旦聲。丁幹切。十四部。
粤语:taan2
客家话:[客英字典]tan3dan5[台湾四县腔]tan3dan5[宝安腔]tan3[海陆丰腔]tan3dan5[梅县腔]tan3tan5[客语拼音字汇]tan3
jaundice; disorders of stom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