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简体字 殴异体字 慪 摳 敺 殴 驅
拼音 ōu 注音 ㄡ
部首 殳部外笔画 11画总笔画 15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AKKC仓颉 SRHNE郑码 HJJQ电码 3016
UNICODE 6BC6四角 77747笔顺 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フノフフ丶
ōu ㄡˉ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歐 | 烏后 | 影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qux/ov | ʔəu |
【辰集下】【殳部】
毆·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1
《唐韻》烏后切《集韻》於口切,音嘔。《說文》捶毄物也。《徐曰》以杖擊也。
又《集韻》墟切,音摳。《公羊傳·桓十二年》盟于毆蛇。《註》毆,丘于反,又曲侯反。蛇音移,又音池。
又《集韻》虧于切,音區。與驅、敺音義同。《韻會》毛氏曰:毆擊字本从殳,或作攴。攴,敲也。今書作文,與歐吐字不同,歐字从欠伸之欠,今俗毆擊字作,非。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殳部】毆
捶毄物也。从殳區聲。烏后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捶物也。捶,以杖擊也。因謂杖爲捶。捶物者,謂用杖擊中人物也。按此字卽今經典之字。廣韵曰:俗作。是也。唐石經周禮:射鳥氏以弓矢毆烏鳶。方相氏索室毆疫。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冥氏以靈毆之。庶氏凡毆蠱則令之比之。壼涿氏以炮土之毆之。今版本皆作,唐刻獨不誤。張參五經文字殳部毆,一口反。攴部無。殳部毆字正爲經典而出。特未嘗箸之曰又起俱反,俗作耳。毆訓捶物,故以弓矢,以戈,以靈,以炮土之皆捶擊意也。區聲古音在四部,讀一口反,音轉入五部。釋文讀起俱,于反。淺人乃分析一口爲毆打之字,起具,于爲驅逐之字,誤矣。又云:是馬部驅之古文。夫在馬部爲古文,驅在殳部爲俗毆字,無庸牽合。驅訓馬馳,毆訓捶。試思爲淵魚,爲叢爵之類,可改爲驅魚,驅爵乎。鄭注周禮曰:凡言馭者,所以之納之於善。豈可改爲驅之納之於善乎。卽古閒有假借通用,唐石經固不可易也。〇又按此部自而下,言擊者八,言者二,不應錯出不倫。葢擊字皆本作,淺人改之而未。擊,攴也。攴,小也。與字義異。从殳區聲。烏后切。四部。
粤语:au2
客家话:[陆丰腔]eu3[东莞腔]eu3[宝安腔]iu1[客英字典]eu3[沙头角腔]eu1[梅县腔]eu3[台湾四县腔]eu1eu3[客语拼音字汇]eu1[海陆丰腔]eu1eu2
beat, fight with fists, hit; to strike, bra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