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4日,人民音乐家聂耳出生于昆明。
建国以来,关于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辰,音乐界一直认为是2月15日,还一度将此日定为中国音乐节。后经过认真查对,聂耳的生日是2月14日,这一差错,是因为农历和公历推算不够准确所致。
聂耳是我国人民熟悉的音乐家,1932年8月至11月,曾在北京(当时称北平)生活。这段生活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他在思想上、艺术上走向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
聂耳的艺术生活勤奋刻苦,来北京时,他随身带来了心爱的小提琴。到达北京的当天,他安排住房,与友人谈话,游中山公园,晚上10点才回到住处,但仍然没有忘记练琴,他在这天的日记上写着:10时回,拉琴。”到京后的第三天,他就动手用破木板做了一个乐谱架,搁在箱子上面,放上琴谱,拉起了基础练习。聂耳住的那间小屋又黑又潮,霉味熏鼻,蚊虫很多,尤其在他练琴的时候,琴弦嗡嗡响招来了许多蚊子。每天,他的脸、脖子和手臂上都有十来处被蚊子叮咬的伤痕。有时候,他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到庭院的槐树底下练琴。
9月中旬,聂耳报考了北平艺术学院音乐系,他在考卷中的“党义试题”中,写了《国难期中研究艺术的学生之责任》,在“国文试题”中,写了《理想的精神之寄托》等,初试即“落第”了。
这一失败,并没使聂耳灰心,他找到了当时在北京的外籍教师托诺夫—一位著名的提琴教授。托诺夫曾教过冼星海和刘天华,但他收费很高。聂耳为投师名家节衣缩食,学习期间他将老师的要求和他自己的心得一条条地写在笔记本上。但因担负不起高昂的学费,他只上了四次课,就退学了,告别的时候,托诺夫惋惜地对聂耳说:“你是一个顶聪明的孩子,你将来的提琴会拉得不错的。”
除了学习小提琴之外,聂耳在北京还十分注重学习北方的民间音乐,他曾去听过大鼓等北方曲艺,几次到天桥去听民间艺人的演唱,看过富连成科班的演出。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充分吸收着知识的营养,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
聂耳在北京的时候,正值“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前后,北京学生和群众的爱国运动热潮也吸引了他。聂耳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北京的进步文艺运动。11月6日,聂耳告别了北京,返回上海。1933年初他即由田汉和夏衍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开始了他的革命歌曲创作。他在两年中谱写出了《毕业歌》、《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一批优秀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聂耳全家。左边席地而坐者为聂耳
刚学小提琴的聂耳与友人张庚侯
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