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转载《哥德巴赫猜想》

          1978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转载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这需要给予证明。在经过证明之前,只能称为猜想。歌德巴赫自己不能证明它,就写信请教瑞士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作出证明。欧拉一直到死也没有完成。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试图给这个猜想作出证明,都没有成功。数学界有一种说法: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歌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

          在中国,有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在这场摘取“明珠”的竞赛中,成为领先者,他的名字叫陈景润。

          陈景润中学时代听说了歌德巴赭猜想的故事,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从此沉迷于数学的海洋,把攻克歌德巴赫猜想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复杂的环境中,在简陋的条件下,在人们的误解中,他执着地、艰难地在摘取“明珠”的险峰上攀登。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陈景润在这一领域终于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世界上距那颗“明珠”最近的人。

          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立刻在世界引起轰动,他的结论被称为“陈氏定理”,数学界将“陈氏定理”誉为这一领域的“光辉的顶点”。英国一个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说,“你移动了群山!”

          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一经《人民日报》转载,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党中央的机关报以这样大的篇幅和加编者按语的高规格,来宣传一位普通知识分子,在人们的记忆里,是不多见的。

          不久,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陈景润作为年轻的代表之一坐在主席台上。

          陈景润作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学习的榜样;陈景润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顽强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历史上的今天:

    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