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并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试验区成立时,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该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曾遭遇阻力,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力排众议”努力促成该项目通过。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
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是“四区三港”的自贸区格局。
什么是自贸区?
自贸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上海自贸区是狭义的自贸区,即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获准大背景
中国面临“二次入世”:美欧自贸区谈判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两大自贸区都不包括中国,面对未来世界贸易规则、格局的可能改变,中国将面临严峻的“二次入世”危险。
中国经济换挡关口: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下,严重依赖出口已不行,且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较低,需经改革来谋出路。
上海保税区与自贸区差在哪里?
和国内各类保税区不同的是,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即“一线(自贸区与国境线)放开,二线(自贸区与非自贸区)管住”。
上海自贸区试点历程回顾
2009年11月 上海综合保税区成立,统一管理2005年12月启用的洋山保税港区、1990年6月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外高桥保税区及2010年9月成立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2011年 上海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提交了在上海综合保税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的申请。
2011年11月 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在上海浦东举行,展现了中国特殊监管区尤其是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情况。
2013年1月1日 上海在《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中,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
2013年2月28日 上海颁布了《临港“双特”30条实施政策》,旨在探索和实施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体制,以调动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区域发展的自主性。。
2013年3月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3年4月18日 上海市商务委办公室主任邓福胜向媒体证实,上海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
2013年5月14日 上海自由贸易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2013年5月下旬 浦东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经由上海市政府讨论并肯定后,上报中央相关部门,进入会签阶段。
2013年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3年8月30日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会议决定,上海自贸区将暂停部分涉外资法律,决定从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
2013年9月24日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内地政府日前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将解除上海自贸区的网禁,区内人士将可自由浏览包括全球两大社交媒体 Facebook和Twitter,以及《纽约时报》等报章的国外网站。
2013年9月27日 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3年9月29日 经历数月的筹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日终于迎来挂牌。
延伸阅读:上海自贸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