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和伊朗爆发了全面的武装冲突。两伊之战使原来并不安宁的国际局势,更加紧张起来,引起举世瞩目和严重的关注。这里记叙的是两伊之战的来龙去脉,及其对国际形势产生的影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伊之间的裂痕由来已久,边界领土之争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地处西南亚的伊拉克和伊朗是相互接壤的邻国,两国有1280公里长的共同边界,在两国边界线南段,有一条阿拉伯河,河左岸有伊朗最大的海港、著名的石油工业基地阿巴丹和商港霍拉姆沙赫尔;河右岸有伊拉克最大港口城市巴士拉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法奥。
两伊之争主要是在阿拉伯河。这条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合形成的河流,向南流入波斯湾。阿拉伯河既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又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厂之一--伊朗阿巴丹炼油厂的出海口。河上游在伊拉克境内,下游约一百公里在两伊的边界地区。1847年奥斯曼帝国(当时伊拉克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同伊朗签约,规定两国间的界河按河东岸伊朗一侧浅水线划分,河的主权全部属伊拉克。沿河两岸地区有着富饶的油田,对两国都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1937年,两伊再度签订边界条约,规定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尔港口地区划归伊朗,伊朗取得河上航行自由,界河以河道中心线划分。作为交换条件,伊拉克通过征收航行税来管理航行和护理河道。伊拉克对边界地区的划分始终有异议,认为这是当时全盛时期的伊朗强加给伊拉克的。数十年来,两国因边界纠纷而发生的冲突事件连续不断。
当英国撤走在海湾的驻军后,伊朗于1971年11月出动海军,驻扎在海湾入口处的三个小岛,即大通布岛、小通布岛和阿布穆萨岛。这三个岛地处霍尔木兹海峡,象三只看门虎一样扼守着海湾的咽喉。伊拉克对此一直愤恨不已。可是,伊拉克当时正忙于应付北部库尔德族谋求“独立”的战乱,而库尔德族又是得到伊朗军火支持的,因此难以向伊朗抗争。
经过调解,两伊于1975年3月6日在阿尔及尔又签署了边界协议:伊拉克默认伊朗占驻三岛,同意与伊朗分享阿拉伯河的控制权。伊朗则保证停止对库尔德族的军火援助,使伊拉克得以平息了内乱。然而,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协议是不公平的,坚持海湾三岛应归属阿拉伯。
除了领土之争,还有教派纷争。两伊虽然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但却分属相互对立的两大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在伊斯兰国家中,逊尼派为多数,什叶派为少数。伊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穆斯林为什叶派;伊拉克的穆斯林虽然百分之六十是什叶派,但执政的却是逊尼派。1963年,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因领导反对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被流放到伊拉克。他流亡了十四年,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很有影响。1979年巴列维国王被迫离开伊朗后,霍梅尼回到了德黑兰,在伊朗推行“伊斯兰革命”,并向邻近的伊斯兰国家输出“革命理论”,提出要建立伊斯兰的“神教统治”。
霍梅尼“一直号召伊拉克多数派什叶派穆斯林推翻侯赛因总统”,从而使伊拉克对伊朗的旧仇又添新恨。伊拉克在国内允许反霍梅尼的势力从事活动,伊朗前首相赫蒂亚尔、前德黑兰军事执行官员拉姆-阿里-奥韦西将军在巴格达设有广播电台,直接向伊朗播送反对霍梅尼政权的节目。今年四、五月间,巴格达将四万名伊拉克籍的伊朗人驱逐出境。随后,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穆罕默德-巴吉尔-萨德尔又在巴格达遭到暗杀。
领土纷争与教派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了两国兵戎相见。
回顾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