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
拼音 jú 注音 ㄐㄩˊ
部首 木部外笔画 12画总笔画 16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SCBK五笔98版 SCNK仓颉 DNHB郑码 FXML电码 2904
UNICODE 6A58四角 47927区位码 7357笔顺 一丨ノ丶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
jú ㄐㄩˊ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橘红。橘络。橘黄色。橘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橘 | 居聿 | 見 | 術 | 入聲 | 質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kjyt/kvit | kĭuĕt |
◎橘 jú
〈名〉
(形声。从木,矞(yù)声。本义: 橘树。果实也称“橘”)同本义 [orange] 几种球形或近球形的热带或亚热带产的果实之一,实际上是浆果,有微红黄色的革质芳香果皮,含有许多油腺,广泛应用在糖果、 点心、 蜜饯和烹调方面,通常有甜味或酸味,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矿物质和维生素C
【辰集中】【木部】
橘·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2
《唐韻》居聿切《集韻》《韻會》訣律切《正韻》厥筆切,鈞入聲。《說文》果出江南,樹碧而冬生。《書·禹貢》揚州厥包橘柚錫貢。《註》小曰橘,大曰柚。《爾雅翼》江南爲橘,江北爲枳。《史記·貨殖傳》蜀漢江陵千樹橘,其人與千戸侯等。《襄陽記》謂之木奴。李衡于龍陽洲種橘千株,敕兒曰:吾有木奴千頭,不責汝衣食。《宋·韓彥直·橘譜》橘品十有四種。
又《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謂之月陽。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橘
果。出江南。从木矞聲。居聿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橘果。出江南。禹貢。荆州厥苞橘柚。考工記曰。橘踰淮而北爲枳。屈原賦曰。受命不遷。生南國兮。許言出江南者,卽考工,屈賦所云也。王逸注云。言橘受天命。生於江南。从木。矞聲。居聿切。十五部。
粤语:gwat1
客家话:[梅县腔]git7[沙头角腔]git7[客英字典]git7[宝安腔]git7[东莞腔]git7[陆丰腔]git7[客语拼音字汇]gid5[海陆丰腔]git7[台湾四县腔]git7
orange, tangerine